2020年新小麥收割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各地貿易商在等待本地新小麥上市的同時,對于已上市地區新小麥品質指標關注度較高。目前新小麥收割范圍已推進至河南的駐馬店、安徽蚌埠一帶,具體情況如下:
湖北新小麥外流速度偏慢

湖北地區新小麥品質情況
湖北地區新小麥受生長期間多陰雨天氣等因素影響,普遍存在一定萌動現象,鄂南相對較為明顯,襄陽、荊門等地萌動含量略低。今年赤霉病含量普遍不高,普遍在3%以內。整體看,湖北地區新小麥外在指標尚可,但面筋值含量普遍偏低,尤其是烘干小麥,多數面筋值不足25%,部分大廠明確拒收湖北新小麥,或提高面筋值標準,加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余波影響,導致今年湖北地區新小麥外流速度明顯偏慢,貿易商主銷周邊小型面粉企業或外地糧庫。
河南新小麥容重偏低

河南地區新小麥品質情況
目前河南南陽地區新小麥基本收割完畢,駐馬店地區收割近半,據卓創了解,豫南地區畝產量多在500-800斤,同比有所減少。相較于湖北來看,豫南地區相對干旱,加上多為自然晾干,因此新小麥容重相對偏低,尤其南陽地區,容重多數在三等以下,少數可達到二等小麥。但河南地區新小麥優勢在于面筋值較高,普遍在30%以上,部分甚至超過40%,因此較為受青睞,下游面粉企業積極采購。
安徽新小麥長勢較好

安徽地區新小麥品質情況
據卓創調研,安徽地區新小麥目前收割到蚌埠一帶,上市較早的安慶等地已經收割完畢,整體看,安徽地區新小麥容重相對較好,多為二等小麥,且今年赤霉病防控較好,含量較低,部分嘔吐毒素含量為0,面筋值雖低于河南小麥,但與湖北小麥相比仍較高,畝產量雖同比有所減少,但2019年的小麥長勢很難復制,對比意義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