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持續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以來,在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近幾年玉米市場價格變化頻繁,尤其是今年年初突發“新冠”疫情,影響面較大。面對新的一年,農民會如何選擇種植品種,遼寧轄區種植結構調整趨勢如何,種植成本有何變化,將通過本次調研為您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調研內容概況
本次調研時間為2020年4月1日-17日,轄區春播零星開啟,種植戶所需農資基本準備完畢,調研對象包括玉米種植合作社、種糧大戶及基層農戶等,覆蓋沈陽、康平、法庫、鐵嶺、昌圖、臺安、撫順、遼陽、黑山、阜新、朝陽、建平、建昌等重點產糧大市(縣、區)。此次調研采取線下實地走訪和線上調研問卷結合的方式進行,主要目的是了解新季玉米種植情況和玉米種植成本情況。通過調研樣本點獲取新季玉米種植成本,結合上一年玉米收益情況,綜合今年整體氣候預估形勢及糧食生產者心態,從玉米種植這個層面,剖析今年遼寧省玉米供應形勢。
二、調研對象基本信息情況
1、調研樣本點分布情況
此次調研的樣本點共計229個,覆蓋沈陽、康平、法庫、鐵嶺、昌圖、臺安、撫順、遼陽、黑山、阜新、朝陽、建平、建昌等重點產糧大市(縣、區)。樣本點分布情況如下圖:
2、調研對象性別及年齡情況
在調研的229個對象中,男性為209人,占比91%;女性為20人,占比9%。調研對象的年齡分布情況如下圖:
3、調研對象耕種情況
在所有調研對象中,自己種地的人數為215人,占比94%;不種地的人數為14人,占比6%。針對14人自己不種地的原因分析看,有42.8%的人把地承包給別人種植,有35.7%的人出門打工沒時間種地,這兩種情況占比為88.5%,具體比例如下圖:
三、調研具體情況
1、播種面積
在215名自己種地的調研對象中,有197名有效作答。每個調研對象的耕種面積范圍在7畝-4000畝,其中15-50畝的人數為94人,占比44%。對比去年種植面積的變化情況如下圖:
耕種面積與去年持平的對象個數為162個。耕種面積增加的對象個數為22個,增加比例在20%-40%,原因有機械化作業增加、今年墑情較好、玉米銷價高和對后期市場看好等。耕種面積減少的對象個數為13個,減少比例在5%-25%,原因有國家征用、土地流轉、玉米價格偏低和花生收益比玉米高等。
2、品種
調研對象今年種植具體品種情況分別為:玉米207人,花生30人,水稻12人,其他經濟作物11人,大豆4人。
3、種子
經過調研結果對種子情況的統計和分析,種子的購買原因為高產和抗倒伏的占比80%,購買途徑為零售商推薦的占比70%,種子購買進度情況看,已經全部購買的占73%,部分購買的占8%,尚未購買的占19%
4、播種方式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機械化作業成本逐漸降低,社會人工成本逐漸增加,尤其是在今年燃油價格偏低的影響下,調研中發現省內總體機械化種植的比例逐年增加,具體比例如下圖:
5、售糧方式
經過對售糧方式的統計和分析后發現,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將糧食直接銷售給經紀人,糧食會從農戶集中到中間環節,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導致農戶售糧期間變短(直屬企業新糧收購期變短),農戶反映的余糧情況不能代表總體市場余糧情況等。具體比例如下圖:
6、種植成本
對轄區種植情況分布和對種植成本的調研匯總后,今年春節后化肥較上年上漲6%左右;種子價格基本與上年持平;受油價大幅下跌影響,整地費、種植費等費用下降9%左右。轄區今年自有地的平均種植成本在470-510元/畝,較上年降低了50-70元/畝,包地成本在500元/畝左右。
7、天氣情況
冬季遼寧省出現了6次大范圍降雪過程,總體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2倍,是2009年以來降雪最多的一個冬季,為春耕春播奠定了良好基礎。遼寧省氣象臺預計,4月19-20日我省有一次小雨天氣過程,降雨過后將出現寒潮天氣,各地氣溫下降8-10℃。21-24日全省多為陰到多云天氣,各地氣溫持續偏低,將出現歷史同期少見的低溫寡照天氣,其中遼寧東西部山區最低氣溫均在0℃以下,22日早晨達最低,有霜凍,對當前農業生產有一定影響。
8、“新冠”疫情影響情況
受到疫情影響,廣大農戶外出受到階段性限制,隨著疫情的控制和緩解,種子、化肥經銷商服務意識的增強,經銷商送貨到家成為今年的主流銷售方式,春耕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生產物資貨源充足,市場供應保障有力,根據調研結果來看,農資下擺率與上年基本持平,疫情對春耕生產的影響非常有限。
四、調研結果
此次調研情況基本反映了遼寧省目前的玉米春耕情況,從目前的情況和結果來看,遼寧省春播整體進展順利,土壤墑情較好,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天氣持續低溫可能導致玉米萌發階段受凍或芽勢減弱,粉種風險增大,是否會導致出苗率下降。玉米播種面積較去年有一定幅度增加,受到今年種植成本的降低和近期玉米市場價格上漲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部分持觀望態度的農戶選擇改種玉米,預計今年遼寧省玉米產量會有所增加。 文章來源:遼寧分公司購銷信息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