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最近20年開發各種試驗的過程中,人們注意到,以玉米為基礎成分的日糧的氮校正表觀代謝能(AMEn)實際值總是低於計算值(平均差異為9.7%,未發表資料)。谷物是家禽日糧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在被利用之前可能要貯藏長達數年之久。Cabell和Ellis(1995)、Koch和Meyer(1957)以及Pomeranz(1974)研究了貯藏時間對谷物的營養價值特別是谷物的蛋白質利用率的影響。而且,這些研究人員主要使用大鼠做試驗,且大多數使用大麥和小麥。獲得的數據資料表明,在適當的乾燥條件下,貯藏不會改變這些谷物用作蛋白質來源的價值;然而,在其中的若干項研究中,貯藏時間長短對蛋白質利用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研究人員較少關注貯藏對這些谷物的能量值產生的影響。Cabell和Ellis(1955)報導,貯藏長達六年之久的玉米用作大鼠日糧的能量來源時,其飼養價值未發現有任何損失。另一方面,Pomeranz(1974)注意到,貯藏會引起這些谷物的脂肪含量降低,其游離脂肪酸含量升高,從而會使其能量含量降低。據了解,貯藏時間對谷物用於飼喂家禽時的營養價值的影響迄今未被研究過。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貯藏時間對玉米用於飼喂雄性肉仔雞時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其AMEn含量的影響。
材料和方法
玉米
黃玉米系當地品種:從農田收獲後立即將囫圇玉米粒貯藏在帶蓋的鍍鋅鐵罐40千克,鐵罐置於貯藏室內。每月一次將玉米從一個罐中轉移到另一個罐中,并在貯藏1、11、20、25、34、55、61和107個月(此時要觀察昆 的活動情況)之後采用磷化氫(phosphine)處理一下。在每個飼養試驗開始之前,將一份有代表性的玉米粒樣品粉碎後加入試驗日糧中。
肉仔雞和日糧
一日齡白洛克雄性雛雞用於本研究的10個試驗中。雛雞飼養在溫度可控(25℃)雞舍內的電加熱籠架式育雛器中。光照連續不斷。在各種試驗的六至八天預備試驗期內,雛雞攝食商用幼雛日糧(3079仟卡/仟克和21.5%粗蛋白)。將三分之二的雛雞(即那些最接近平均體重的雛雞)標上翅號,并依據體重分為八組,每組10只雛雞。每四組雛雞攝食一種日糧,或是標準日糧,或是試驗日糧(表一)。利用替換方法(substitution method)測量玉米的AMEn含量。因此,玉米以38.52%添加到標準日糧中即可組成試驗日糧。日糧為粉狀,雛雞可自由采食飲水。
表一、基礎出糧的組成(%)
成分及分析 |
標準日糧 |
試驗日糧 |
黃玉米1
高粱粒
大豆餅粉(44.5%CP)
DL─蛋胺酸
大豆油
固定成份2
計算值
AMEn,仟卡/仟克
粗蛋白
粗脂肪
分析值3
AMEn,仟卡/仟克
粗蛋白
|
─
46.19
48
0.18
2
3.63
2768
25.7
3.7
2674±18.6
25.2±0.19
|
38.52
27.74
2.8
0.11
1.2
3.63
2978
18.4
3.6
2866±20.0
18.1±0.17
|
1. 當地當規玉米。
2. 磷酸氫鈣,2%;石灰石粉,1.1%;氯化鈉,0.25%;維生素混合物,0.25%;微量元素混合物,0.03%。每仟克飼料包含的維生素混合物可提供:醋酸維生素A,2.52毫克;維生素D3,50微克;D1α-醋酸維生素E,24毫克;水溶性維生素K,2毫克;維生素B2,5.6毫克;泛酸鈣,11.2毫克:維生素PP,29.6毫克;維生素B12,0.008毫克;葉酸,0.8毫克;鹽酸鶼哆醇,2.4毫克;鹽酸硫胺素,0.8毫克;生物素,0.1毫克;氯化膽鹼,200毫克;丁基羥基甲苯(BHT),62.5毫克;乙氧鷂,62.5毫克。每仟克飼料包含的微量元素混合物可提供:錳,80毫克;鋅,50毫克;鐵,20毫克;銅,5毫克;碘,1.2毫克;鈷,0.2毫克;硒,0.1毫克。
3. 本研究的10個試驗所用日糧的平均值±標準誤差。
|
管理
玉米貯藏6、16、29、39、46、58、67、83、96和110個月以後進行平衡研究,從而測量玉米的AMEn含量。由於技術原因,玉米收獲後六月以內無法測量其AMEn含量。72小時的平衡研究從開始飼喂日糧後九天算起,譬如,起於15日齡止於17日齡。
統計分析
依據下列公式計算的AMEn(AMEnC,仟卡/仟克):
AMEnC=〔AMEnT-(0.6×AMEnR)〕/0.3852
其中,AMEnT為試驗日糧的AMEn(仟卡/仟克),AMEnR為標準日糧的AMEn(仟卡/仟克)。系數0.6和0.3852分別表示標準日糧中產生能量的成分和玉米的試驗日糧中所占的比例。
結果和討論
在0至110個月的貯藏期間,玉米的乾物質、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沒有發生變化(表二)。胺基酸構成(除離胺酸含量顯著增加而纈胺酸含量顯著減少,且無法解釋之外)和脂肪酸構成也是如此。這些數據表明,在良好的貯藏條件下,玉米的化學構成可以在至少長達110個月的貯藏期間保持相對穩定。貯藏條件對玉米粒營養價值的重要性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將水分含量為15%的粉碎玉米貯藏僅僅兩個月便使玉米的脂肪含量明顯下降(Bartov等,1982)。
表二、貯藏時間(X,月)對玉米主要養分(Y)的含量及其組成發生變化的影響
養分 |
初始含量 |
回歸方程 |
自由度 |
t |
p< |
乾物質,%
粗脂肪,%
軟脂酸,%脂肪
硬脂酸,%脂肪
油酸,%脂肪
亞麻油酸,%脂肪
次亞麻油酸,%脂肪
粗蛋白,%
天門冬胺酸,%
蘇胺酸,%
絲胺酸,%
谷胺酸,%
脯胺酸,%
甘胺酸,%
丙胺酸,%
胱胺酸,%
蛋胺酸,%
纈胺酸,%
異白胺酸,%
白胺酸,%
酪胺酸,%
苯丙胺酸,%
組胺酸,%
離胺酸,%
精胺酸,%
AMEn,仟卡/仟克30612
|
85.8
3.69
11.8
1.6
22.8
62.5
1.2
7.63
0.51
0.28
0.34
1.26
0.73
0.29
0.54
0.14
0.19
0.44
0.26
0.93
0.36
0.38
0.20
0.23
0.41
|
Y=88.2-0.002X
Y=3.49-0.0006X
Y=11.4+0.030X
Y=1.72-0.003X
Y=22.7-0.003X
Y=62.9-0.023X
Y=1.23-0.002X
Y=7.54-0.0002X
Y=0.51+0.0009X
Y=0.28+0.0004X
Y=0.33+0.0004X
Y=1.33+0.00007X
Y=0.78-0.002X
Y=0.29+0.0003X
Y=0.56-0.0003X
Y=0.16+0.0003X
Y=0.20+0.0002X
Y=0.44-0.0007X
Y=0.26+0.0005X
Y=0.92-0.001X
Y=0.36-0.00009X
Y=0.39-0.0004X
Y=0.21+0.0001X
Y=0.23+0.0007X
Y=0.43-0.0007X
Y=3150-2.282X
|
9
5
2
2
2
2
2
8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
|
-0.284
-0.248
3.044
-0.633
-0.540
-2.036
-2.624
-0.108
11.867
3.100
1.085
0.031
-1.053
1.863
-0.537
0.511
0.470
-32.138
11.877
-6.232
-1.613
-1.085
0.381
32.216
-1.299
2.118
|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0.02
NS
NS
|
1. 收獲時含量。兩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
2. 貯藏六個月以後。
|
十個試驗所用標準日糧和試驗日糧AMEn分析值與其AMEn計算值比較一致(表一)。在研究過程中獲得的玉米AMEn值列於表三,數值介於3061與3473仟卡/仟克之間。玉米貯藏六個月後首次測量的AMEn值較低,個中原因無法解釋。然而,此時依據Hill等(1960)的葡萄糖替代玉米方法又對玉米的AMEn值進行了測量,并獲得了類似較低的數值(3087±54.9仟卡/仟克)。玉米貯藏67和83個月後,AMEn值分別出現較低和較高的現象,個中原因也無法解釋。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玉米貯藏6和83個月後測得的AMEn值以外,大多數測得的玉米AMEn值在平均值(3275仟卡/仟克)的±5%變化范圍之內,回歸分析表明,玉米的AMEn值沒有隨著貯藏時間的增加而出現顯著的變化(P>0.05,表三)。
表三、玉米粒的貯藏時間對玉米AMEn含量的影響
貯藏時間,月 |
AMEn含量,仟卡/仟克 |
6
16
29
39
46
58
67
83
96
110
平均值±標準誤差
|
3061±63.7
3175±36.5
3302±45.0
3237±48.5
3411±34.7
3281±34.2
3115±53.6
3473±76.3
3326±38.3
3372±59.4
3275±41.3
|
本研究獲得的數據清楚地表明,在適當的條件下,玉米粒貯藏長達110個月本身不會對玉米的主要養分含量以及AMEn含量產生不利的影響。
|